Posts

啟動東南亞現代化 港督打開泰國繁榮之門

Image
香港開埠不足十年,東南亞貿易仍待拓展。一位來自英格蘭的外交官來到香港,嘗試跟廣州政府協商貿易。他將會開啟東南亞的現代化,將文明果籽從香港散佈到其他國家。 大清國蔑視條約 寶靈擔任駐華貿易總監兼全權代表,他抵達香港不久,已獲告知中國人「沒有忠於事實這種概念,而且看來總是覺得撒謊比老實更安全。」他很快知道此話再正確不過。 7年前簽定的《南京條約》原本是開放貿易的契機,但寶靈發現大清國根本不打算遵守條約。 「很不幸,我有充分証據,(大清)帝國官員已經決心要摧毀(南京)條約。」 他形容自己和港督般咸坐在離中國一百里的荒島之上,大清國視他們如無物。中國人不守信用,滿口謊言,根本難以跟這樣的人做生意。廣州政府也完全不把寶靈放在眼內,他到訪廣州的行程就好像「坐牢」一樣,被嚴格限制在政府准許的範圍之內,毫無外交禮儀可言。 寶靈帶著自由貿易的理想來到亞洲,沒想到他深深氣餒,亦促使香港貿易把目光轉向東南亞和日本。 兩廣總督耆英主政廣東。中國人言而無信,滿口謊話,使香港官員感到十分苦惱。 香港促成暹羅廢除朝貢陋習 大清國鎖國並沒有使香港放棄拓展貿易,官員和商人再次將目光投向海洋。1854年,寶靈擔任第六任香港總督兼駐遠東全權代表,他收到英國政府通知,要盡可能與暹羅、日本、交趾支那簽訂貿易協議。 翌年,寶靈到訪曼谷兩個星期,受到國王拉瑪四世隆重歡迎。拉瑪四世為人開明睿智,操流利英語,渴望了解西方思想,帶領人民邁向現代化生活。 拉瑪四世與寶靈早有結緣。不久前,暹羅為了與大清國貿易,按慣例派使團所謂 「朝貢」 。使團回程途中在河南慘遭洗劫,人員死傷,大清國竟冷待漠視。使團隨後途經香港,寶靈曉以大義,指出暹羅應指望躋身英、法、美列強,而非向大清國這樣的國家 朝貢 。使團歸國後向國王傳話,拉瑪四世深明大義,從此斷絕 朝貢 ,並立書仔細解釋中國人如何狡詐陰險,欺騙暹羅朝廷,侮辱暹羅國體。 荷里活電影《安娜與國王》中,周潤發飾演角色以拉瑪四世為原型。拉瑪四世廢除向大清國朝貢,開放自由貿易,引領國家富強,備受泰國國民崇敬。 1855年拉瑪四世致函寶靈,信中第二段提到他知悉對方已抵達香港並希望促進新加坡、交趾支那的貿易。 開放門戶意義重大 《寶靈條約》簽訂,暹羅王室放棄一些貿易特權,國家大門打開,貿易蓬勃增長。條約也帶動了東南亞的現代化,從中可知 1. 香港是亞洲現代化發源地 香港是遠東現代化的燈塔。18

海盜共和國 — 統管沿海的虛擬政治實體

Image
「猶如一個虛擬的國中之國,海盜聯盟極為強大,外國人稱之為『海盜共和國』。它仿照清帝國政權,擁有自己的艦隊、官員、稅局。海盜聯盟甚至模仿、篡奪、私佔一些政府才有的功能,公然踐踏了當局的特權。」—— 《White Lotus Rebels and South China Pirates》 在歐洲列強展開炮艦攻勢之前,大清國對華南沿海的控制早就岌岌可危。很多鄰近大陸的島嶼不受政權掌控,甚至大清國在嶺南的權力中樞——廣州府亦危如累卵,隨時被洗劫一空。本文將會介紹華南海盜聯盟的歷史源起,如何在海洋與大陸之間建立實然自治的「非國家個體」。 歐洲人描繪的海盜領袖鄭一嫂。在她治下的海盜聯盟儼如南中國海的獨立王國。 越南支援反清武裝 美國學者穆黛安是研究華南海盜歷史的先驅,她指出18世紀末海盜聯盟崛起的一大助力,來自越南西山朝。 根據越南文獻,西山朝有志光復南越國在兩廣故土。為了實現此目標,西山朝秘密支援了反清社團,而兩廣沿岸的海上武裝集團亦受到扶植。 大清國稱為「海盜」的人物,其實在西山朝都有正式官職,例如鄭一是都督、鄭七是總兵、陳添保是統善艚道各支大都督。他們統領艦隊為西山朝提供武力與貨運支援,而西山朝則提供系統化海軍訓練與避風港。在西山朝訓練下,這些武裝力量不再是散兵游勇,漸蛻變為紀律嚴明的海軍艦隊。 實然自治的官僚體制? 西山朝倒台後,海盜聯盟回到華南重整旗鼓,珠江口成為大本營,勢力不斷擴展。英國商人曾紀錄他們北上一路劫掠村鎮,民眾逃難,最後連廣州城內都聽得到炮彈聲。南中國海的商船都向聯盟交稅,換取安全保證,免被洗劫。 海盜聯盟遠不止一般劫匪,他們組織嚴密,札根鄉社,形成了類似政府的實體。聯盟訂立了法律約束成員的紀律,遵守保護鄉民、婦女的規矩。顯然海盜集團與沿海一些地區,尤其是島嶼的住民之間有著互利關係,集團從住民中招募新血、獲得補給,而住民很可能得到集團某種方式的保護,以及分享利潤(在大清國政府看來則是包庇和分贓)。 由於住民、海盜都不會紀錄這些行為,後世只能憶測兩者的曖昧關係。沿海一帶流傳張保仔行俠仗義,用雙倍價錢向鄉民買糧等事蹟,也許從側面印證了武裝集團不為政權文獻所紀錄的一面。 「1795至1810年之間,廣東沿海有70,000人、1,200艘船艦由鄭一嫂指揮。鄭一嫂展現了一個目不識丁的普通人,如何施行權力,經她管理下,使海盜聯盟不再只是南中國海的叛亂,而是在最高峰時

縱橫海洋的Nusantao族群與其天賦生活方式

Image
歷史上人類發展出各種生存方式,無論是險要的高原、荒涼的沙漠、幽暗的深林還是冰封的凍土,幾乎所有的棲境都有人類足跡。南中國海這個半封閉,環繞著大陸、島嶼、半島的海洋,是人類其中一個亙古久遠的生存空間,自然也孕育出其獨有文化和族群。 海洋族群歷史源遠流長 美國人類學學者Wilhelm Solheim是研究東南亞地區的重要先鋒,經過長年的實地調查、考古發掘、文化比較,他認為此區域內的族群文化呈現交錯複雜的散播形態,一地單獨起源假說不足以完全解釋當中的過程。為了補充不足,他提出「Nusantao貿易網絡」。 Nusantao的歷史極為悠久,至少可追溯到過萬年前,Wilhelm Solheim甚至認為這個概念從人類開始海上遷移便應付諸應用。 「我將Nusantao概念追溯到約公元前13,000年,但這並非東南亞海洋傳統的濫觴。其開端可能回溯到50,000年前,當第一個人類從東南亞經水路進入澳洲的時候。」 Nusantao的生存空間 冰河時期結束,人類憑智力漸漸克服海洋阻隔,隨著 獨木舟 、支架船等技術出現,南中國海變成各處陸地之間交流的便捷通道,地理環境促成一個半封閉的文化區域獨特發展。 「我要定義我對東南亞的概念,尤其是北部東南亞,我將台灣、呂宋北部、巴拉望島、越南北部、華南包括在內。」 在此區域內,各地交流演變成交錯網絡。人類交換食物、貨物、文化、基因,形成繁榮的海洋生活形態族群。這個區域相當於整個東南亞,當中「北部東南亞」由台灣、華南伸延到呂宋和越南,「南部東南亞」包含了印支半島和馬來半島,「島嶼東南亞」則為南方的一系列群島。這片大致圍繞南中國海的空間就是Nusantao繁衍不息的家園。 Nusantao的家園,這片區域也可見於其他學者提出的概念,例如「 Nusantaria 」和「季風亞洲」。 Nusantao的後裔 Wilhelm Solheim指出Nusantao的最直接後裔包括 1. 馬來西亞的海上吉卜賽人 2. 菲律賓南部和印尼東部的Samal族群 3. 棉蘭老島南部、馬來西亞、印尼的海上族群 4. 香港、越南和華南其他港口的水上人 Nusantao的文化和生活傳承至今,亦一如其他族群般,隨時間不斷演變,吸收和融合與其他文化,使海洋文明生機盎然。 Wilhelm Solheim 把Nusantao網絡細分為幾個部分。 通航貿易是天賦生活方式 Nusantao自

天干地支是來自希臘?

Image
壬寅年,根據《爾雅》應稱為「 玄黓攝提格年 」,學術界有出自希臘語、巴比倫語、梵語、藏緬語等各種說法。 天干地支是漢字圈一套十二進制的紀年方式。但你未必知道,古人曾用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方式紀年。這套紀年法,司馬遷、司馬光都視為皇綱正統,但看起來奇形怪狀,根本就不是漢語,其來源成為學術界莫衷一是的懸案。 文獻中的古怪紀年方式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命司馬遷造曆法,於是《太初曆》面世了。司馬遷自己在《史記》記錄此事:「漢太初元年,歲名焉逢攝提格。」 為何不好好說今年是甲寅年,偏要造出「焉逢攝提格」這個怪名? 《資治通鑑》起首是這樣寫:「起著雍攝提格,盡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 文天祥寫過一首詩,題為《歲祝犁單閼月赤奮若日焉逢涒灘遇異人指示以》。看來起像亂碼? 屈原在《離騷》說:「攝提貞於孟陬兮。」即是他生於「攝提」這一年。 這套紀年法,似乎最早可追溯到辭書《爾雅》,清楚記載了太歲紀年法。攝提格、 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敦、赤奮若, 對應十二地支的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外語音譯,自古已有 原來,現世為人熟知的十二地支,是個簡化版本,其原裝是一系列以漢字音譯的外語詞彙。正如「電話」、「科學」流行之後,漢字使用者就忘了「德律風」、「賽因斯」,忘了這些詞語和事物本身都是舶來品。(連「電話」、「科學」其實都是日本創造的詞語) 顯然,古人眼中,尋常的天干地支並不夠正統。司馬遷、司馬光都認為必須引更古老的「焉逢攝提格」才顯得權威、王道。就好像生物學家要引用拉丁文學名,才顯得專業一樣。 天干地支為舶來品近無懸念,但如何破譯仍然眾說紛紜。 巴比倫說 郭沫若認為,古巴比倫的黃道十二宮在上古時代傳入東亞,影響了華夏世界的天文曆法。而太歲紀年法中古怪的名稱亦源自兩河流域。例如「攝提」就是阿卡德語中的女神「Ishtar」,而「格」則是「Kakkabu」的簡化音譯,解作「星」。 兩河流域阿卡德帝國所崇拜的女神Ishtar可能就是《離騷》提到的「攝提」。她也可能是希臘女神維納斯、印度女神辯才天女的原型。 印度說 季羨林在《中印文化交流史》列出了二十八宿名稱的對應。當中大角星的梵語為「Citra」。雖然季羨林沒有明言,但這似乎與「攝提」有內在關連。竺可楨亦認為太歲紀年受印度影響,並嘗試以梵語破譯某些太歲名稱。 希臘說 寅年生肖為虎。有人認

梵韻東傳—印度大老倌的台上功架

Image
所謂的中國戲曲,一直到公元1000年前後才形成成熟體系,不但遠晚於希臘和印度戲劇,其形式、內涵亦與印度戲劇頗為類同,兩者關連耐人尋味。 戲曲藝術源於印度 東亞大陸的戲曲受印度影響,上世紀三十年代已有學者論述,王國維、許地山都研究過。在前人基礎上,鄭振鐸更上層樓,明確表示劇曲乃起源於梵劇。 雖然梵劇與戲曲的淵源已見端倪,卻由於梵劇早趨消亡而苦無實例。西方學者一度以為梵劇已絕跡於世上,但原來印度南方的喀拉拉邦一直保存了一種稱為Kootiyattam的表演藝術,是梵劇的最後遺嗣,也是解讀東亞戲曲的「羅塞塔石碑」。1987年,德國 學者 Helga Werle-Burger 考察過Kootiyattam之後,認為中國戲劇是在此影響下成型的。 梵劇東傳催生中國戲曲 梵劇傳統上是在廟宇中上演,以酬神為目的。梵劇表演共冶音樂、舞蹈、唸白於一爐,與戲曲的唱、做、唸、打一致。梵劇有「前文」,戲曲也有「開場」。梵劇的Nayaka、 Nayika 、Vidushaka,對應戲曲的生、旦、丑。梵劇演員以臉部化妝表達角色,與戲曲的臉譜相似。戲曲中的造手,也是來自佛教手印和印度舞蹈。 傳統上Kootiyattam是在廟宇裏的劇場上演,直至1960年才首次在其他地方公開演出。 「幾乎每個劇種都使用的蘭花指,就與密宗的蓮花指極為相似。」山東藝術學院學報曾專題介紹戲曲造手與佛教手印的關係。 鄭振鐸追溯戲曲的起源,得出以下的發展路徑: 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宋元南戲→中國戲曲 「當時 中印交通非常頻繁,印度的戲曲很發達,隨之傳入中國,故受其影響。有人說中國戲很像希臘古典戲劇,這可能因印度戲受希臘戲劇影響,而我們又受印度影響之故。」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戲曲傳統》   批判大會徹底否定「印度影響論」 鄭振鐸就戲曲起源研究付出心血,後來卻放棄了自己的學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鄭振鐸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的「學術批判會」上,進行自我批判:「 我當時認為印度受希臘影響,中國受印度影響,結果還是中國受希臘影響。這是不對的。我過分強調了印度影響。 」 Helga Werle-Burger的觀點,卻與鄭振鐸的初心一致,肯定了梵劇影響重大深遠。就如佛教一樣,梵劇的藝術形式傳播到東土以後,反為在印度本土凋零。由鄭振鐸的考研可以看出,戲曲起源於梵劇,而且是由南向北影響,現代戲曲大致上都是淅江南戲的後代。由此推斷,南中國海

誰是暹羅人的偉大祖國?

Image
首先在將經濟上的交易說成是施予、養育,再渲染成雙方血濃於水,最後就自古是某某的一部分。如此宣傳,並非新近的發明,實際在歷史上一再發生。上世紀40年代,泰國人就得到了這種「寵幸」。 中國是暹羅的母親? 雖然暹羅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更改國名為「泰國」一事引來中國學術界的群起反對。中國學者認為暹羅改稱泰國是意圖鼓動中國西南的民族意識,甚至將此事連繫到日本帝國侵略,覺得泰國會好像德國入侵捷克一樣侵略中國。 中國學術界作出一連串回應,詮釋了他們如何看待泰國的意識形態。針對西方學者的歷史研究,中國學者按照自己立場論述中國與泰國的關係。他們強調 暹羅是中國的朝貢國 (關於朝貢,中國學者與外界理解亦有很大差異),而且泰國人必須依靠中國才能生存。中國民族學者顧頡剛就是主張「中國養育泰國論」的學者。 「中國確實是暹羅的母國,暹羅的種族、文化、經濟諸端,無一不是我們中華民族所孕育長養起來的。」—— 中國 學者顧頡剛 中國學者還不只滿足於「泰國人受中國所養」的理論。秉承探究到底的精神,他們漸漸發現了泰國人的「真正身份」。著名歷史學者陳序經引用明帝國文獻,指出泰國人根本是中國人,暹羅人「就是中國人,而其文化也完全是中國文化」。 2019年,上游被中國水壩截斷的湄公河嚴重乾旱。泰國人賴以維生的水源來自中國,充分體現了「泰國人由中華民族養育」的理論。 泰王阿南塔瑪希敦,亦稱拉瑪八世,漢名鄭禧。中國學者認為這位國王和他治下的人民都是中國人。 就是不許說泰語 「中國養育了泰國」、「 泰國自古向中國朝貢 」、「泰國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分支」等觀念深深影響中國學者。中國學術界循此方向,繼續發展自己的學術理論。 中國學者的研究拓展到語言學界。西方學者將東南亞和雲南、貴州、廣西等地語言歸入Tai-Kadai語系。如果把Tai譯成「泰」,變相就承認了中國境內有幾千萬泰語人口,跟泰族關係親密更甚於中華民族。為避免如此尷尬局面,中國學者把Tai譯成「汰」,於是中國人說的是「汰語」,跟泰語不同。這些人是「汰族」,是中華民族,跟泰國撇清關係。 直至今日,中國學者仍然稱這些語言為「台語」,決不承認是泰語族。而且一部分中國學者堅持所謂「侗台語」(即Tai-Kadai)是屬於漢藏語系的分支,貫徹「泰國文化是中國文化分支」的思路,形成獨樹一幟,與國際學術界分庭抗禮的流派。 中國學界堅持壯侗語族屬於漢藏語系,成為國際語言研究中獨

越南民主共和國的選舉

Image
 「在共產國家,選舉不是為了選出管治領袖,而是為了統戰人民和執行政治宣傳。北越也不例外。」—— Howard Penniman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也就是世人所知的北越。胡志明為這個號稱「民主」的新生國家籌備第一場選舉。經歷了漫長帝制和殖民統治的越南人民,終於可以參與一場有越南特色的民主選舉。 選民在河內一個票站投票,看來欣喜雀躍。 印度支那共產黨解散 選舉前夕,胡志明把他15年前在香港成立的印度支那共產黨解散了,然後改頭換面以「越盟」的組織名義活動。 美國情報官員George Carver指出這是為了讓非共產主義者更容易接受越盟政府,是統戰的手段。越南共產黨甚至宣稱他們在1945年至1951年間「不存在」,也沒有以任何名義運作。然而舉世皆知北越政府由始至終是由共產黨牢牢掌控,從無半點鬆懈。 完善選舉制度 選舉在1946年舉行。整場選舉毫無懸念將會由越盟勝出。一些省份根本就沒有選舉,越盟「侯選人」宣布「勝出」躋身國會。即使有舉行選舉的地方,民眾承受極大壓力,因為選舉是記名的。 如果記名投票還不足夠左右選民,以下的制度應該更適合,因為選票隨即蓋印並可以購買食物。在糧食短缺的北越,民眾顯然會作出明智決定。 「我國第一次全國大選於1946年1月6日舉行,這場大選標誌著我國民主制度順應人類歷史發展趨勢的偉大飛躍。」 —— 越南政治軍官學校阮明強博士 有如此完善的選舉制度,越盟果然奪得大多數議席。胡志明在河內得169,222票,以98%得票率當選。啟人疑竇的是,當時河內人口只有119,000人。 雖然選舉大勝,但選舉產生的議員也難以影響到政府。農村政府權力高度集中,緊緊控制於委員會手中,而委員是由高層官員出任。委員會隨時可宣布解散選舉產生的議會,而真正掌握權力的委員會是永久性質的,其會議也是閉門進行。 1946年的越南民主共和國 河內市民在街上支持第一屆國會大選 1946年胡志明在河內以超越市內人口的驚人票數勝出選舉。 人民權利依法保障 第一屆國會選舉圓滿成功,制定的憲法一直沿用至1960年,新一屆國會頒布憲法,再次完善了共和國的法律制度。 越南民主共和國第一屆國會 共和國憲法保障人民擁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當然人民行使自由不能違反國家利益。 「國家禁止任何人利用民主自由危害國家和人民利益。」—— 憲法第38條 憲法也照顧到人民的風俗,幫助他們培養正確價值

由靖國神社建築美學講起

Image
「台灣人到日本靖國神社,也應該鞠躬一下,這是尊重彼此國家」——李登輝 靖國神社,一個反覆見於新聞媒體的地方,無數人情緒受其刺激,足以攪動國際政治氣候。撇開無日無之的爭議,你可知道靖國神社的建築歷史? 2007年,中華民國前總統李登輝參拜靖國神社。他的親兄死後一直在靖國神社受到祭祀。 神明造建築 本殿是神社參拜中心,其建築樣式極為豐富,當中意義特殊,同時有最悠久歷史的是一種稱為「神明造」的方式。靖國神社前身是東京招魂社,其本殿就屬於神明造樣式。 東京招魂社建於1869年,紀念死於戊辰戰爭的維新志士。 神明造建築常見於神道場所,神道教之中地位最崇高的 伊勢神宮 本殿也屬於神明造。當中的一些特徵是 伊勢神宮 獨有,稱為「唯一神明造」,顯示伊勢神宮的尊崇地位。 現今靖國神社主殿依然沿用神明造樣式。而由神明造演變而來的「流造」亦是日本全國最廣泛採用的神社樣式。遊覽日本的神社時,不妨留意是否有神明造、流造等特徵。 伊勢神宮的神明造樣式。 神道建築文化源流 神道號稱有「八百萬神明」,是日本民族信仰,而神社無疑為窺視日本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神道建築元素的來源,可能讓 東南亞人民有似曾熟悉的感覺 。 日本文化學者Edwina Palmer指出,神明造跟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的傳統建築極為相似,可能是東南亞族群遷入日本列島所帶來的建築文化,與南島語族密切相關。究竟古人是如何將此建築文化傳入日本的呢? 印尼的傳統建築Rumah Adat 南島語族的傳統建築 海洋族群信仰與文化傳入日本 三萬年前,新石器時代人類乘著黑潮,從台灣划獨木舟抵達與那國島。日本歷史學者海部陽介曾主持團隊以古老的傳統技術重現這個過程,他認為這就是人類最早遷入日本的其中一條路線。 冰河時期,現今東南亞有一片陸地,稱為巽他大陸,適合人類居住。約一萬年前開始,海平面上升,巽他大陸逐漸被海水淹沒,住民帶著航海技術等各種文化外逃。Edwina Palmer指出,東南亞住民可能沿兩條路線進入日本。 1. 沿越南、華南海岸,經台灣到達日本。 2. 印尼、菲律賓等島嶼之間遷移,經台灣到達日本。 類似神明造的建築就是隨著族群遷徙,與 泛靈信仰 一起傳入日本,影響了神道教文化,以至靖國神社及其他眾多神社的建築樣式。 日本也有水上人? 日本列島被海洋包圍,有豐富的海洋生活文化。現代學者認為,歷史文獻中記載的隼人、熊襲、安曇族等族群,都深受南

「四海臣服,萬邦來朝」的重頭大戲

Image
「中國人為了欺騙皇帝(他們並非不知道這是個騙局),虔誠地吹噓,彷彿真的是全世界向中國朝貢,但其實真相是中國向萬國朝貢。」——利馬竇 幾個使用漢字的東亞大陸上的帝國,都有「朝貢」傳統。在帝國的話語中,朝貢代表邦國承認皇帝的超然地位,臣服於天子之下。來朝者獻上貢物以示崇敬,皇帝則賞賜更為豐厚的禮物來彰顯天威,也讓落後的番邦仰慕、學習華夏文化。 然而,這到底是事實,還是帝國聊以自慰的荒誕神話? 《萬邦來朝圖》是半虛構作品,當中的使節從未曾同時訪問紫禁城,繪圖目的是為取悅乾隆皇帝。 「朝貢」是被扭曲變態的貿易 廈門大學教授莊國土指出,「朝貢」、「宗藩」通常是一廂情願,實質上「來朝者」只為通商,根本不認為自己低人一等,更沒有接受中華教化之意。雙方理解的差距在交換文書的重重翻譯中淡化。入貢者的國書本來意思是雙方平等通商,經過翻譯交到皇帝手上則變成誠惶誠恐叩謝皇恩。而皇帝回覆的措詞原本是天朝上國憐憫邊陲蠻夷,翻譯過後就淡化成同意定期通商。於是,雙方都按各自理解來進行所謂「朝貢」。 在緬甸和荷蘭的文書中都發現了這種各自表述的情況。至於通曉漢文的日本,則毫不客氣地回覆明帝國:「蓋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完全否定了「天朝」的超然地位。 「有些抱持民族主義的中國歷史學者爭論他們証明了東南亞是中華皇帝的附庸,古代的中文文獻大多是如此紀錄。但當代東南亞研究認為「朝貢」並非封建制度中的宗藩關係,只是純粹的貿易夥伴關係。」——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Asia》 日本人入貢撿錢引爆戰鬥 「朝貢」不是國際秩序,反是破壞秩序的禍源。東亞海洋史清楚反映了此事實。 明帝國厲行海禁斷絕貿易,將貨物交流限制在「朝貢」之內,東亞的貿易航線大受干擾。帝國以十倍甚至更多的價錢回贈給來朝者,即是商人以市價購入貨物,再以貢物形式向官方賣出即可獲得暴利,實質上就是派錢。鉅利之下,商人當然想方設法躋身朝貢撿錢行列。 明帝國也知道派錢不能來者不拒,所以限制了入貢的次數、人數、貨量。1523年,日本的大內氏和細川氏兩支使團為爭奪入貢資格而爭拗。寧波官員有收受日本人賄賂,利益轇輵下無法平息風波,結果演變成混戰。政府為了平亂,獎賞平民殺日本人,於是沿海民眾加入戰鬥,一發不可收拾,史稱寧波爭貢事件。 所謂「倭寇」之亂,就是以海禁、朝貢等干擾正常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