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韻東傳—印度大老倌的台上功架
所謂的中國戲曲,一直到公元1000年前後才形成成熟體系,不但遠晚於希臘和印度戲劇,其形式、內涵亦與印度戲劇頗為類同,兩者關連耐人尋味。 戲曲藝術源於印度 東亞大陸的戲曲受印度影響,上世紀三十年代已有學者論述,王國維、許地山都研究過。在前人基礎上,鄭振鐸更上層樓,明確表示劇曲乃起源於梵劇。 雖然梵劇與戲曲的淵源已見端倪,卻由於梵劇早趨消亡而苦無實例。西方學者一度以為梵劇已絕跡於世上,但原來印度南方的喀拉拉邦一直保存了一種稱為Kootiyattam的表演藝術,是梵劇的最後遺嗣,也是解讀東亞戲曲的「羅塞塔石碑」。1987年,德國 學者 Helga Werle-Burger 考察過Kootiyattam之後,認為中國戲劇是在此影響下成型的。 梵劇東傳催生中國戲曲 梵劇傳統上是在廟宇中上演,以酬神為目的。梵劇表演共冶音樂、舞蹈、唸白於一爐,與戲曲的唱、做、唸、打一致。梵劇有「前文」,戲曲也有「開場」。梵劇的Nayaka、 Nayika 、Vidushaka,對應戲曲的生、旦、丑。梵劇演員以臉部化妝表達角色,與戲曲的臉譜相似。戲曲中的造手,也是來自佛教手印和印度舞蹈。 傳統上Kootiyattam是在廟宇裏的劇場上演,直至1960年才首次在其他地方公開演出。 「幾乎每個劇種都使用的蘭花指,就與密宗的蓮花指極為相似。」山東藝術學院學報曾專題介紹戲曲造手與佛教手印的關係。 鄭振鐸追溯戲曲的起源,得出以下的發展路徑: 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宋元南戲→中國戲曲 「當時 中印交通非常頻繁,印度的戲曲很發達,隨之傳入中國,故受其影響。有人說中國戲很像希臘古典戲劇,這可能因印度戲受希臘戲劇影響,而我們又受印度影響之故。」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戲曲傳統》 批判大會徹底否定「印度影響論」 鄭振鐸就戲曲起源研究付出心血,後來卻放棄了自己的學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鄭振鐸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的「學術批判會」上,進行自我批判:「 我當時認為印度受希臘影響,中國受印度影響,結果還是中國受希臘影響。這是不對的。我過分強調了印度影響。 」 Helga Werle-Burger的觀點,卻與鄭振鐸的初心一致,肯定了梵劇影響重大深遠。就如佛教一樣,梵劇的藝術形式傳播到東土以後,反為在印度本土凋零。由鄭振鐸的考研可以看出,戲曲起源於梵劇,而且是由南向北影響,現代戲曲大致上都是淅江南戲的後代。由此推斷,南中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