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印度:比較兩者殖民方式
以南中國海為中心,四周被陸地包圍所形成的區域,一些學者比擬為亞洲的地中海。海域北方是華南,接壤亞洲大陸,南方則是諸多群島和半島,通向印度洋。專攻東南亞研究的Wilhelm Solheim和諸位學者都認為,這片海域組成一個東南亞文化區,華南亦是當中一環。
南中國海地區構成一個自成一體的文化區域 |
「的確,這樣做(把廣東和廣西納入東南亞)不無道理。華夏人不過在秦王朝和西漢王朝才控制此處,而且直至今天這裡的習俗、語言和生境,仍然接近它南邊的土地遠多於「中原」⋯⋯因此我會破釜沉舟,把雲南平原和嶺南包括在東南亞之內。」——《The Bronze Age of Southeast Asia》
公元之後,印度和本土文化結合的果實在海域南方造就一系列繁榮城邦,例如占婆、吳哥、馬六甲。反觀北岸卻陷入中華帝國的郡縣化統治之中。
放眼南方諸多半島和群島,後來稱為東南亞或印度支那之處,印度古典文化無遠弗屆,滲透到每個島嶼。雖然與中華帝國有悠久的朝貢關係,為何中華文化和制度長期止步於紅河三角洲,沒有更大影響呢?法國學者George Coedès探討過當中原因。
法國的東方學家George Coedès長年從事東南亞研究,聲譽極高。他認為歷史上中華文化在東南亞的吸引力遠不及印度文化,只能依靠軍事武力的專制方式強迫其他人接受自己。 |
Coedès比較了印度和中華,認為兩者的殖民方式有很大差異。中華依賴軍事力量去輸出文化,強迫本地人跟從自己的習慣。「被中國軍事征服的諸國,都必須複製中國的官僚、習俗、宗教、語言、文字」
「中國人靠征服和吞併來前進,士兵佔據別國,官員散播中華文化。」這雖然把中華文化傳播到海洋北岸,卻只局限於帝國武力所及的範圍內。
而印度恰恰相反,以顧問方式推行印度文化,同時相當尊重各地原有習俗。這種方法不費一兵一卒,卻隨著貿易路線滲透到南中國海各處。
印度本土與海外的印度化王國,是平等關係,而非中華那種朝貢關係。「孟加拉灣兩岸在對等基礎上互換使節,而中華總是要求『南蠻』定期朝貢,承認自己的宗主權」
印度平等開放的態度,促進了文化傳播,同時讓各地保持自己特色。高綿、占婆、爪哇諸邦組成繁榮的古典印度化世界。
這種政治模式,學者用「曼陀羅模型」來描述,類似西歐的封建體系。將來有機會再介紹曼陀羅模式如何在印支半島和印尼群島大放異彩。
中華文化透過軍事武力擴展自己影響力。在此之前,東南亞的文化分佈可能如圖所示。 |
印度不曾軍事入侵,但其思想與東南亞本土文化結合後,滋養出極為富饒豐腴的文明。 |
曼陀羅模型描述了東南亞在古典時代的國際秩序,有別於東亞大陸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此模型下,東南亞非常繁榮富裕。 |
參考:
1. Coedès, G. (1968) The Indianized States of Southeast Asi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2. Higham, C. (1996) The Bronze Age of Southeast Asia. Cambridge World Archeology
Comments
Post a Comment